楼主: 李海军老师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抗战胜利70周年 主题大队会的故事

[复制链接]

0

主题

22

好友

1078

积分

金牌会员

金木研@~

Rank: 6Rank: 6

38#
发表于 2015-4-9 19:41:40 |只看该作者
刚刚发现我没发。。。。。
不要去骗人,因为你能骗到的,都是相信你的人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22

好友

1078

积分

金牌会员

金木研@~

Rank: 6Rank: 6

37#
发表于 2015-4-9 19:41:00 |只看该作者
通过现象看本质

    昨日广播中说:“名穿校服,带领巾......”
    今天早晨,哥哥和奶奶说今天要穿校服,并且说我肯定也要穿,于是,我穿上了校服,到了学校。
    到了学校,许多同学没穿校服,他们也都在讨论穿不穿校服的事。
第一堂课,老师在黑板上作总结,得出结论:穿校服的男生<女生、细心的人>粗心的人。但是粗心的人不代表没有好处,而是思维活跃导致,但是不可缺少的一个原因,就是有事做是不认真。
    为什么不认真呢?因为,他们选择性的认真:认真干自己认为重要的事。于是,我开始想:什么事我认为重要的事呢?无非就是上体育课时打打篮球、回家后玩会ipad,但是,这并不代表我没有把注意力放在学习上,而是我有时注重的不是学习,而是其他的。这说明我没有全神贯注的学习,导致我有些简单的发言不回答,拿不准的发言我怕回答错,导致了恶性循环。
我粗心的习惯还表现在其他的方面,比如:经常忘带作业,出门忘关灯等。
    讨论中,老师还提到了:不要只低头推车,要抬头看路。这样,就能避免别人还在干其他的事的时候,你还在傻傻的干着自己的事。无法与班级、社会融为一体,这使我想起了那次游玩,我与团队脱离了,这是多么可怕得一件事呀。
    从这次讨论中使我受益匪浅,我要改正丢三落四、与团队脱离的坏习惯和坏举动。

点评

史杭杰  感觉你似乎把老师说的又重复了一遍,你真正的想法有些少。  发表于 2015-4-9 20:19
不要去骗人,因为你能骗到的,都是相信你的人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4

主题

18

好友

2324

积分

金牌会员

THE BEST OR NOTHING

Rank: 6Rank: 6

36#
发表于 2015-4-9 19:26:50 |只看该作者
田一禾 发表于 2015-4-9 10:25
无题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...

这才是我的文

点评

李伯涵  你为什么现在总是喜欢写无题呀。。是词穷。。。还是感觉好多题目都和作文不搭边。。。  发表于 2015-4-9 21:37
同是天涯沦落人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相逢何必曾相识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4

主题

18

好友

2324

积分

金牌会员

THE BEST OR NOTHING

Rank: 6Rank: 6

35#
发表于 2015-4-9 19:25:43 |只看该作者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无题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田一禾
     “还要穿校服?”随着这句疑问,我的心情立刻跌入了万丈深渊。
      事情是这样的:昨天广播时,康老师说到了今天要开大会,主题是《弘扬抗战精神暨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》,要求大家穿校服。可我一直都在和同学“画地图”。于是,对康老师的话左耳进、右耳出,然后……哎,你懂的。
      老实说,起初我并不怎么着急。因为班里根本没有几个穿校服的人,连学习委员蔡欣桐和纪律委员何鹏举都穿着五颜六色的的运动服。“没关系,法不责众。”我安慰着自己,可话音未落,一声兴奋的大喊就撞进了我的耳朵:“我妈可以给我送校服!万岁!”我开始对此并不上心,可以如此幸运的人一定不多。
       可就在我以为一定“安全”时,更多的幸运者出现了:蔡欣桐、何鹏举、张景宣……报喜的声音接踵而至,我开始焦急起来:“怎么办?怎么办?”我不停地问着自己。
       “你没穿校服啊?”耳边传来程颢然的声音。我没好气地说:“是啊,有校服我干嘛还穿牛仔裤啊!怎么办啊?”“我有两件上衣,借你一件吧!”听到这句话,我的心情立刻阴转多云,急忙答道:“啊呀,快拿来!太谢谢啦!”
     大会开始了,我穿着长及膝盖的校服,看着一小部分没穿校服、手足无措的同学,心中有些得意,也有些自责。

点评

赵润泽  写的并没有有假期中的《无题》好,但跟我的文比起来。。。你懂的。分析一下原因:感情没有假期里的突出、主题太明确,一看就不像是无题这个题目、描写没有假期中的精辟。  发表于 2015-4-9 22:06
史杭杰  你要说什么?  发表于 2015-4-9 20:10
张柯涵  文章中自己的心里十分突出,语言也十分简练。  发表于 2015-4-9 19:35
同是天涯沦落人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相逢何必曾相识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

主题

6

好友

811

积分

高级会员

实际上是金牌会员

Rank: 4

34#
发表于 2015-4-9 19:05:19 |只看该作者
昨天忘发了,见谅
I can fly——,从八楼跳下来——,bia ji......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

主题

6

好友

811

积分

高级会员

实际上是金牌会员

Rank: 4

33#
发表于 2015-4-9 18:59:27 |只看该作者
本帖最后由 郑效然 于 2015-4-9 19:02 编辑

从现象看本质
      周四的广播里说,周五要穿校服,但到了周五后,全班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没穿校服,我也是这群没穿校服中的一个。
      这个现象从表面上看只是很多人没穿校服,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,但这个事件反映了学生对班级的重视程度。但这个现象为什么会发生呢?实际上这里有许多因素,经我的观察发现,在穿校服的人群中,很多都是那种心细、做事认真的人,女生居多。而在没穿校服的人群中性格比较开朗、思维活跃、不拘小节的人居多,并且大多是男生。但是在没穿校服的人群中也有像我这样经常容易忘事、干事粗心的人。
      此事件发生后,没穿校服的人群里每一个人的想法也不同。有的人认为,没穿校服就不穿了吧。有的认为自己的家离这里太远,让父母送太麻烦了。还有的认为自己既然忘穿校服了,赶紧补救,让父母送来。这个情况不仅反映了在没穿校服的人群中同学们对班级的重视程度,还反映了个人的思想品德。我们应当去批评那些知道错后还不知道改正错误的人,应该去表扬那些知错就改、哪怕所有办法都失败,也不能对班级坐视不理的人,并给予警告。
      这件事我也去进行补救了,虽然没有补救成功,但这件事给予了我一条忠告:以后做事不能这么粗心了。

I can fly——,从八楼跳下来——,bia ji......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12

好友

555

积分

高级会员

毛毛虫小豪豪

Rank: 4

32#
发表于 2015-4-9 07:09:06 |只看该作者
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大队会

    今天我们全校二至六年级开了一次盛大的大队会,我深有感触。

    上午第二节课一下课,我们二至六年级就在大操场上集合,同时也有三位来自国防大学的老抗战英雄上台。我一看见这三位老抗战英雄,不知道为什么,马上就有一股浓浓的亲切感。只见他们的上衣上挂着很多的徽章。全身穿着原来的军装。这时他们坐在椅子上讲起了自己的故事。我听着那一个个关于旧社会的故事,心想,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来之不易,是用无数的烈士不惜生命的战斗,用他们的鲜血换来的。那几位老人已经八十多岁了,但是为什么他们的气场和声音还是那么大呢?因为他们就是为了让我们知道当时旧社会的生活很苦,天天战火纷飞。最重要的是,我们要保护和平,反对战争,反对侵略者。

    虽然学校这么努力的为我们做爱国的思想工作,但是在我们班还是有一些同学说出了一些不爱国的话,和做出一些不爱国的动作。比如在打招呼的时候,有人不好好打招呼,而是学着纳粹这个邪恶的组织敬礼的样子来打招呼。我心想,纳粹在很多地方都干了数不胜数的罪行,为什么还是有一些同学学着纳粹在敬礼呢?难道纳粹很帅吗?难道他们干的事儿是对的,所以很崇拜纳粹么?还是感觉这样好玩儿,所以才去学他们呢?所以学纳粹敬礼的样子是非常不对的。老革命战士在教我们热爱祖国,反对法西斯,而有些同学确一点儿也不爱国,还说中国这不好、那不好,再开大队会之前,我对这件事感到无所谓,别人爱学不学。但是现在我听了三位老爷爷的话后,意识到这件事是非常不对的。

点评

朱童和  虽然没写校服,但我觉得你写得挺有感情  发表于 2015-4-9 22:01
天生我才必有用,千金散尽还复来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15

好友

513

积分

高级会员

Rank: 4

31#
发表于 2015-4-9 05:34:59 |只看该作者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逃过现象看本质
  昨天广播时,康老师告诉大家明天要穿校服,我认真地记下。但到了第二天脑子里都是不能忘带纸到学校的事,根本想不起来让穿校服的事。
  于是在第二天早上,我来到学校旁的马路上,看到其他三小学生穿着校服的样子猛然想起,连忙让坐在前座的妈妈回家取校服……
  到了学校,虽然我和一部分人一样:也没有穿校服,但我的心里始终得意洋洋,甚至有些幸灾乐祸。但妈妈竟然给我打了一个电话,说送不来了堵车,还要不要送。我对这个问题已开始感到震惊,我的回答是当然要。但回答后,我总觉得有一丝不妥,如果真送不来也没有必要继续送,再纠结了一会后,我决定不穿校服了,也通知了妈妈。
  之后我也想了其他的方法但都觉得不可行。算了等着被骂吧,但也有些侥幸心理,有一半人都没穿,应该不会骂得太狠。随着时间推移记得穿校服的人来的越来越多,不由自主的萌生出了些许害怕。终于李老师来了,但他并没有批评我们,而是分析了这次事件。
  虽然为没有被批评感到庆幸,但也记住了这次事,并不会再犯这样的错:毕竟我不是一个粗心的人。
  


点评

罗逸伦  要注意题目上的错字  发表于 2015-4-9 06:46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2

好友

14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30#
发表于 2015-4-8 22:55:06 |只看该作者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无题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田一禾
     “还要穿校服?”随着这句疑问,我的心情立刻跌入了万丈深渊。
      事情是这样的:昨天广播时,康老师说到了今天要开大会,主题是《弘扬抗战精神暨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》,要求大家穿校服。可我一直都在和同学“画地图”。于是,对康老师的话左耳进、右耳出,然后……哎,你懂的。
      老实说,起初我并不怎么着急。因为班里根本没有几个穿校服的人,连学习委员蔡欣桐和纪律委员何鹏举都穿着五颜六色的的运动服。“没关系,法不责众。”我安慰着自己,可话音未落,一声兴奋的大喊就撞进了我的耳朵:“我妈可以给我送校服!万岁!”我开始对此并不上心,可以如此幸运的人一定不多。
       可就在我以为一定“安全”时,更多的幸运者出现了:蔡欣桐、何鹏举、张景宣……报喜的声音接踵而至,我开始焦急起来:“怎么办?怎么办?”我不停地问着自己。
       “你没穿校服啊?”耳边传来程颢然的声音。我没好气地说:“是啊,有校服我干嘛还穿牛仔裤啊!怎么办啊?”“我有两件上衣,借你一件吧!”听到这句话,我的心情立刻阴转多云,急忙答道:“啊呀,快拿来!太谢谢啦!”
     大会开始了,我穿着长及膝盖的校服,看着一小部分没穿校服、手足无措的同学,心中有些得意,也有些自责。

点评

朱童和  同意肥宣,开头很棒  发表于 2015-4-9 22:22
伊鸣洋  字体建议调大一点。感觉这篇文章像没写完似的,分析论述部分貌似是没有……还是感觉像叙述文,还是你这是一种特殊的形式?  发表于 2015-4-9 19:19
张景宣  开头很好,用语言描写来开头,并不死板。而且我认为你的对比做得很好!  发表于 2015-4-9 18:17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18

好友

1009

积分

金牌会员

Rank: 6Rank: 6

29#
发表于 2015-4-8 22:21:07 |只看该作者
本帖最后由 丁馨尧 于 2015-4-8 22:23 编辑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召开大队会有感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-----弘扬抗战精神暨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
   三位爷爷在台上演讲时,我的眼眶真的不知不觉的湿润了,不知道是为什么,但我想,可能就是源于那次的改稿事件吧。
   这篇篇幅短小的演讲稿,却因情感不突出而被更改了三遍,而后与康老师的一场谈话启发了我。正当我为怎么改稿子的事情困扰的时候,康老师对我说,:“对于你自己而言,革命意味着什么,它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。”旁边的赵思龙立刻回答道:“革命代表着我们打跑了日本鬼子。”而我则回答道:“革命就代表着……让我们拥有了幸福、安定的……”这句冠冕堂皇的话还没有编完,就被康老师无情的打断了。他继续说道:“南京大屠杀死了多少的人,万人坑又发现了多少人,连我们都被数字所惊到,哪有何况是当时亲眼目睹了的人们……”
   他后面所说的话,我都记得不大清楚了,但是唯独这几句话令我记忆犹新。我在想,虽然我们没有真正经历过那段年代,但是,我们可以从书中,或者是一些革命人的口中得知,就算是这样,我们还是无法理解,当时的革命烈士们为什么会不顾及自己的生命,去解救那些贫民百姓。
    曾经的我,一度认为“抛头颅洒热血”这种的话语,实在太大太大。但是,我现在才深刻明白了,这其实还无法真正的诠释他们的行为。在听了这些爷爷们的讲述中,我们同样得知,许多的战士们在年龄和我们一样大的时候就去参军了,幸运的则存活下来,有了名号并成为了流传的佳话。但是,那些牺牲的士兵呢,他们有的甚至连名字都未曾留下过。而这种人则占了大多数。
    然而,在这几位爷爷的讲话中,我想,不仅是我,有许多同学们,也同样被深深地触动了,我们再回忆这段历史中,并在重温这段历史中获得了启示。

点评

王梓豪  我也不知道为什么,三位爷爷上台演讲时,我也流泪点眼泪,三位爷爷还有很大的亲切感  发表于 2015-4-10 06:35
李泽  其实前面的实力可以再浓缩一下,然后把后面的分析写详细一点会更好  发表于 2015-4-9 18:32
张景宣  不错!有自己的事例让人信服!  发表于 2015-4-9 18:15
At that time, would you still remember me?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用户注册

Archiver|手机版|FavorShow.com 非我秀 ( 京ICP备15014749号 )

GMT+8, 2024-6-2 09:37 , Processed in 0.122778 second(s), 28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2.5

© 2001-2012 Comsenz Inc.

回顶部